你在这里

美国初中生,编、导、演汉语微电影

        2018年5月19日,卫斯理安学院孔子学院下属教学点斯塔福学校初中部,国际微电影节落下帷幕。为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该校连续6年举行国际微电影节。汉语微电影首次亮相,获得全校师生好评。往年只有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的微电影,今年汉语加盟后,语种更加多元。整个过程中,初中学生自己撰写汉语剧本,自己设计分镜头,自己拍摄,自己剪辑,自己表演,表现可圈可点。

八年级汉语5人组,为电影下泳池、滚山坡

      八年级的5位同学以新闻播报开场,片头做得有模有样。  微电影讲述了菲律宾发生海啸,一个小女孩失去了家人后,帕姆基金会的志愿者把小姑娘带到了美国重新开始生活的故事。为了尽量还原故事场景,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多个场所取景:学校河边、同学家泳池、游船、录播大厅、图书馆大厅、星巴克、学校山坡……

       Darran作为“剪辑师”,自己摸索学习了如何加声音、加特效、加字母、调速、加图片等。他强大的自学能力令人佩服;他也是敬业的好演员,为了贴近故事,表现海啸来袭,一遍一遍地被淋水,跌入泳池。

      Carly作为这个电影的导演,除了协调同学分工外,自己出演。为了演小女孩妈妈去世的场景,她在学校的山坡上滚了好几次直到满意为止。

      Haley和Nicole为了表演,一遍一遍练习台词,同时负责大部分的摄影;Bhargav一会演渔夫,一会做新闻主播,还要兼顾摄影,找场地。        

四萝莉穿越未来,演绎上海奥运会

        “欢迎来到3000年上海奥运会。”汉语班初中七年级的Taylor穿着中国风梅花旗袍,开始讲述900多年后上海奥运会上的故事。

        拍摄故事、剪辑、配乐、加字幕、成片,才12岁的Taylor可谓是小组里的技术担当,甚至摄像机都是用她自己赚的钱购买而来,因此她格外珍惜。Gita则是小小编剧,负责整个剧本的翻译和书写。她根据故事以及每个小组成员的汉语能力和特长设计故事情节,同时随着拍摄进程修改增补。Anna则是小组里的主演,演跑步运动员,演体操运动员,一人分饰几个角色。Mckenzie 是个酷酷的小女孩,平时也不太爱参与活动,但是这一次,她做服装道具,参加表演,练习汉语台词,全情投入。           

鬼马小正太,汉语致敬足球梦

       七年级的Sahel和Malik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热爱足球,所以本次汉语微电影选择了足球。夸张搞笑的表演风格,相当出色的音效,逻辑清晰的叙事,让他们的汉语微电影让同学们爆笑不已,又忍不住再看一遍。“好一个漂亮的头球!”“歪了,再来一次!”“没有进球,再来一次!平时嘻嘻哈哈的Sahel和Malik,认真起来完全不一样。

       本次外语微电影节的评委之一Nancy Gordillo——西班牙语老师高度评价了本次的汉语微电影,希望明年汉语能够继续参加微电影大赛。

                                                                                                                                                                                     ( 供稿:鲍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