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leyancollege 发布
咏师情、话师恩
——卫斯理安学院欢庆第34届教师节
2018年9月10日,正值第34节中国教师节之际,卫斯理安学院孔子学院成功举办了庆祝教师节的活动。本次教师节活动参加者踊跃,本校有40多名学生和2名教师参加,另有其他学校的2名教师也受邀参加。广州大学访问学者莫寰教授主动参与全程策划并即席演讲。孔子学院6名员工全体上阵。活动从下午6点钟持续到傍晚8点钟,整个活动主题鲜明、气氛欢快,弘扬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以及注重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
本次活动分为7个环节:主持人开场、中方院长介绍中国教师节由来、主题演讲、节目表演、专题圆桌讨论、游戏环节、为本月孔院日做宣传预告等。活动中,除中文歌曲以外,全部为英文交流。
本次活动由孔院教师喻程老师主持。活动伊始,中方院长王院长介绍了中国教师节的来源。她首先介绍了各国教师节日期的不同,随后解释了选择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的3个理由。最后,她说明了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诞辰就在9月份,因而,在9月份世界各地华人都有纪念孔子的活动。
随后公派教师陈燕南回忆了自己的小学老师-杨老师的故事。陈老师曾有幸遇到一位水平极高的老师,用他不苟言笑的方式征服了所有的孩子,直到这位老师去世,孩子们见到了无数的花圈,才知道自己曾经多么幸运遇到了良师。她动人的演讲打动了现场的许多同学。
志愿者教师叶新新用生动的图文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在泰国教汉语的经历,并分享了泰国的教师节习俗和尊师文化。她告诉大家,交作业的时候,泰国孩子跪成长长的一排递上自己的作业,这让美国同学啧啧称奇。
广州大学访学教师莫寰给大家做了题为《成为一名教师是我的梦想》的精彩演讲。莫老师说,对于教师职业,从儿时梦想,到从教三十多年,她初衷未改,热爱依旧。或许将来退休之后,她会作为志愿者活跃在支教前线,直到终老。其热情的语调和高尚的情怀得到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精彩的演讲之后是歌咏师恩的歌曲、舞蹈表演: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歌谣《读书郎》,让美国大学生们体验中国人对教师和读书的态度,因为所有的歌词都用英语在PPT上播放出来。两首歌曲过后,舞蹈教师伍若南献上精彩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她轻盈的动作和美妙的舞姿获得了全场的赞叹。
接下来是2首英文诗朗诵,陈燕南朗诵了一首幽默的诗歌A Teacher’s Lament引来了阵阵笑声,本校学生Bria Johnson朗诵了由Eileen snook 创作的英文诗Opposites,表达了一位教师的内心独白。
大家用演讲、诵诗、演唱、舞蹈之后,我们开始了理性的思考和热烈的互动:圆桌讨论开始了。每张桌子一个论题,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论题。论题如下:
1.你想成为一名老师,为什么?
2.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我们是否渐渐不需要老师了?
3.和别人分享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理念,并给出你的观点。
4.你身边有外国学生吗,她们和你身边的同龄人有什么不同?
四个小组在享受中国美食的过程中(最受欢迎的必须是水饺)对这个四个讨论题目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最后的击鼓传花游戏把本次教师节活动推向了高潮,鼓声一停,花落在谁的手里,谁就得表演一个关于教师、教育的节目,表演内容可以是诗歌、谚语、歌曲等等。卫斯理安学院的同学们乐在其中,最终拿到花的学生给大家唱了歌,讲了一个故事,弹奏了一首钢琴曲,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本校数学系教授Randy,职工Ernst,中佐治亚州物理学教授David,本地私立中学Stratford Academy中学教师Mike参加了本次活动。第二天,Mike向本校校长和我孔院教师写来热情洋溢的赞扬信来肯定我们的教师节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节目让外国友人参与其中,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教师节的了解,弘扬了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理念。我们相信活跃、友好的人际交流和互动,一定会化解隔膜,增进理解,加深友谊,促进文化融合。
作者:卫斯理安学院孔子学院 易慧萍、叶新新